為了進一步提振汽車銷量,理想汽車再次調整了銷售系統架構。
據36氪報道,近日理想汽車的銷售與服務群組進行了一次大型變革調整。該群組包含零售、售后服務、充電、質量運營、海外業務等,向銷售與服務高級副總裁鄒良軍匯報。
在零售側,理想汽車內部正在推行“戰區制”,將原本26個戰區合并成東、西、南、北、中五大戰區。大區對各自區域的銷量、利潤和凈推薦值負責。五大戰區負責人均向鄒良軍匯報,不再設有單一零售負責人一職。
理想汽車銷售體系的調整,不僅可以讓其銷售資源更加集中,而且利于其根據各地區差異制定更有針對性的銷售策略,從而為提升汽車銷量助力。
目前理想汽車官方尚未公布2025年的銷量目標。據多家媒體報道稱,理想汽車向供應鏈定下的2025年銷量目標是70萬輛。這比上一年50萬輛的銷量增長了40%。
其中,在純電產品方面,理想汽車給內部和供應鏈的預期不一樣。據《21汽車·一見Auto》報道,理想內部今年對要上市的兩臺純電車型i8和i6的預期偏保守,預期總量為5萬輛。而理想今年給供應鏈的純電銷量預期是超過銷售總量的20%,即今年純電至少賣出14萬臺。
《21汽車·一見Auto》稱,這意味著,理想汽車對純電產品將承擔起更多的走量任務,而增程產品的壓力較內部計劃有所減輕。據36氪汽車此前報道,理想汽車向供應鏈定下的2025年70萬輛銷量目標中,包含增程車約60萬輛。
理想汽車2025年的汽車銷量目標在造車新勢力中處于前列,僅次于極氪。
公開數據顯示,極氪科技集團今年的銷量目標為71萬輛,蔚來計劃2025年銷量翻番,即實現44萬輛、力爭在四季度實現盈利;小鵬今年計劃實現銷量翻番,至少達到38萬輛、零跑的銷量目標定在50萬—60萬輛;小米汽車將銷量目標從30萬輛上調至35萬輛。
雖然理想汽車去年營收穩居造車新勢力榜首,但其仍然面臨強敵環伺的挑戰。2024年,零跑汽車相比“蔚小理”而言體量最小卻是最接近盈利的;小鵬汽車依賴低端車型和大眾汽車的技術服務費凈虧損收窄;小米汽車作為新入局者首年創下328億元營收,毛利率超越特斯拉。
去年,理想汽車營收1445億元,同比增長16.6%,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元。期內,該公司是唯二實現全年盈利的新勢力企業,但由于低價車型L6占比提升拉低了單車均價,疊加純電轉型投入以及超充網絡建設,理想汽車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狀。
去年,理想汽車毛利率由2023年的22.2%下滑至20.5%,車輛毛利率為19.8%,同比下降了1.7個百分點。歸屬于理想汽車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80.32億元,較2023年118.09億元的凈利潤減少了近38億元,同比降幅達31.9%。
2024年4月,理想汽車曾對品牌、產品、商業、戰略及供應鏈等多個部門進行調整。其中,最引發關注的是將原有的零售部門與交付總部合并為新的銷售部門。接近理想汽車的人士稱,“零售和交付團隊合并之后,目標趨于一致,更利于整體的銷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