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A股市場延續調整態勢,截至當日收盤,滬指跌0.67%,深成指跌0.57%,創業板指跌0.79%。貴金屬板塊、創新藥板塊漲幅居前,化工、風電設備等板塊普遍回調,下跌個股合計超過4300只。
當日股票ETF市場資金延續前一交易日的凈流出態勢,凈流出0.5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含科”相關ETF資金凈流入明顯。
股票ETF整體凈流出0.56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全市場1024只股票ETF總規模為3.34萬億元。
按照成交均價測算,當日股票ETF整體凈流出資金為0.56億元。細分品類中,Smart Beta ETF和行業ETF凈流入居前,分別凈流入7.63億元和7.13億元。寬基ETF凈流出居前,凈流出資金為27.12億元。規模變化方面,寬基ETF規模減少140.91億元。
具體到指數維度,3月28日,恒生科技、中證A500指數凈流入居前,分別凈流入10.36億元和6.93億元;滬深300指數單日凈流出居前,達15.16億元。從5日角度觀測,恒生科技指數累計凈流入37.20億元。
據易方達基金統計,流入排名前五名的板塊為黃金、港股科技、半導體、中證A500、紅利,分別凈流入12.8億元、12.5億元、8.1億元、6.9億元和3.9億元。
科技相關ETF資金凈流入明顯
從單只基金看,與指數資金變動一致。
資金凈流入方面,全市場共有21只股票ETF資金凈流入超1億元,其中,科技相關ETF資金凈流入明顯。
具體來看,易方達基金旗下的恒生科技ETF易方達、嘉實基金旗下的A500指數ETF、招商基金旗下的A500指數ETF分別凈流入5.8億元、5.01億元、4.26億元,排名前三。此外,嘉實基金的科創芯片ETF、華夏基金的科創50ETF、富國基金的港股通互聯網ETF分別凈流入4.25億元、3.27億元和2.68億元。
頭部基金公司旗下ETF凈流入步伐持續。數據顯示,易方達基金ETF最新規模達6010.2億元,2025年以來整體ETF規模增加3.7億元。
資金凈流出方面,華泰柏瑞基金旗下的滬深300ETF以7.66億元的資金凈流出居前,博時基金的恒生醫療ETF、南方基金的中證500ETF、易方達基金的創業板ETF等凈流出資金緊隨其后。
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研判科技板塊投資
中歐基金權益老將周蔚文在最新出爐的2024年年報中表示,今年人工智能產業的進步斜率、全社會與A股市場流動性以及國內宏觀經濟走勢,將共同影響A股和港股市場的表現及投資的布局。在人工智能產業革命的背景下,疊加流動性寬松、宏觀經濟穩定,資本市場將迎來比較好的機會。
他表示:“在投資方向上,我們仍將堅持尋找產業趨勢以及中長期價值低估的機會。行業配置上,我們依然看好具備明確產業趨勢的人工智能產業鏈。隨著DeepSeek新一代開源模型的發布,其高性能、低成本的特性降低了AI開發的門檻,推動了‘AI平權’,進一步提升了產業鏈景氣度。我們將圍繞AI主線在各細分賽道尋找投資機會,除持續看好的算力基礎設施、人形機器人和自動駕駛外,AI眼鏡等可穿戴新終端以及AI在教育、廣告、游戲等應用領域上未來可見度較高。”
易方達基金基金經理張坤在3月31日公布的2024年年度報告中寫道:“國內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和頭部互聯網企業最近推出的大模型都得到了好評,追近了與世界領先企業的距離。有意思的是,這些企業并不是人工智能浪潮之初市場最看好的企業,我們也無法預料它們一定能笑到最后。市場經濟的魅力就在于此,正如吳敬璉先生在《中國經濟改革進程》中寫到的,‘推動中國經濟崛起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場的擴展使個人和企業的自由選擇權得到了發揮空間,這種建立在市場基礎之上的自由選擇權的擴大,為勞動、資本與技術的有效組合創造了便利條件,從而極大地釋放了中國的經濟增長潛力’。我們認為,中國優秀人才的勤勞與智慧毋庸置疑,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中國科技企業最終會在全球人工智能發展中占據很有分量的位置。”
“下半年,我們預計國內消費、經濟增速將進一步企穩回升,如財政補貼落地、地產銷售回暖,我們相對看好國內順周期的食品飲料、化工、機械等板塊。同時,也密切關注地緣政治風險緩和后,一些具備全球競爭力、受制裁少但被錯殺的制造業頭部優質企業。”周蔚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