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
今年年初,深證成指迎來發布三十周年。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風向標,深證成指自1995年發布以來,始終以反映深圳市場結構特征為核心使命,樣本股覆蓋深交所主板、創業板上市公司,逐漸成為衡量中國新經濟新動能的核心標尺。
市場分析指出,未來,深證成指將繼續發揮新經濟、新動能的標尺指數作用,刻畫深市優質上市公司的特色優勢與創新屬性,反映資本市場培育新質生產力、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
自1月13日以來,截至3月14日,深證成指累計上漲超12%,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3月14日,指數單日漲幅達2.3%,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同期,跟蹤深證成指的易方達深成ETF(代碼:159903)表現強勁,同期凈值漲幅超11%,流動性穩居市場前列,深成ETF最新規模達5.14億元,近一年收益17%。指數成份股當中,勝宏科技、天茂集團、酒鬼酒等個股漲幅超10%,有效展現科技與消費板塊復蘇動能。
在深證成指中,高端制造、科技創新屬性比重不斷增加,匯聚一大批新質生產力主力軍,多維度彰顯新動能新優勢,成為對中國新經濟新動能代表性最充分的標尺指數。除此之外,在深證成指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雙輪驅動、協同發展,充分體現資本市場始終堅持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具體來看,國有企業樣本股在指數中權重占比近三成,營收貢獻近四成,收入貢獻穩定;民營企業樣本股權重占比超六成,據2023年樣本公司年報統計,研發支出同比增長20%,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5%,彰顯深市優質民企“主陣地”集群優勢。
另外,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投資標的,深證成指憑借其行業結構優化與成長性優勢,持續吸引境內外長期資金布局。近五年北向資金針對深成指持倉規模金額增長超60%,其中科技、消費、新能源等戰略新興領域獲重點加倉,成長為海外資本配置重要標的。
在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進程中,無論是資產配置、風險管理,還是優化市場生態,ETF均有其獨特優勢,是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得力“助手”。
放眼國際市場,標普500、日經225、恒生指數等市場標尺指數已形成良好的指數投資生態。深證成指在創設時兼顧市場標尺與投資標的功能,采用總市值選股、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計算,樣本數量固定,便于指數產品復制跟蹤,目前已有5只基金產品追蹤。
隨著國務院部署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公募基金作為養老金第三支柱持續擴容,深成指ETF有望成為險資等機構資金布局的重點標的,旗下基金產品有望進一步發揮“風向標”作用,成為連接政策支持與市場實踐的關鍵紐帶,多維度縱深服務市場投資者。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深交所按照中國證監會統一部署,深入研究優化指數化投資迭代,加大權益產品開發力度,持續開發核心ETF單品定投策略和ETF組合定投策略案例,推動解決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為“長錢長投”創造更有利的入市環境,完善全渠道、場景化投資者服務體系,助力推動ETF市場高質量發展。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