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風暴”正促使更多公募QDII轉移倉位。
美股倉位對基金經理的負貢獻,或導致QDII產品加速切換國別倉位。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以美國為核心倉位的QDII基金目前處于業績墊底狀態,而近期關稅引發的美股暴跌則進一步加劇了業績壓力,這使得國別資產配置策略成為QDII基金業績強弱的關鍵,考慮到許多QDII在基金合同上并未強制捆綁美股,甚至未設置美股倉位的最低限度,這意味著QDII基金加速國別倉位切換或成為二季度基金經理的操作趨勢,尤其是部分在港股和A股處于嚴重低配的QDII基金。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反制來了。4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商務部、海關總署接連發布多項對美反制措施。其中,4月10日12時01分起,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
相關人士判斷,關稅沖突可能吸引更多未上車的資金在市場波動中,擇機南下購入港股。諾安基金國際部人士認為,港股市場短期內仍將面臨一定波動。不過,中長期來看,港股市場配置價值依舊較高。在國內擴內需、穩消費等政策刺激下,消費行業業績有望改善,促進消費股上漲,科技政策支持與產業趨勢共振,科技板塊有望持續上漲 。
美股暴跌重創QDII凈值
在極端恐慌情緒下,美股全線重挫。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4月3日下跌5.97%,創下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也創下了自2020年6月以來的跌幅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重倉美股市場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經理正面臨巨大的業績壓力。私募基金但斌最新發文稱,“ 歷史上,這么跌,應該是歷史大底的概率大,但這個時候,往往恐懼會占據上風……對我來說,這也是職業生涯來說,最高的一次挑戰。”
顯而易見的是,受關稅影響,美股全線暴跌直接超出包括但斌在內的基金經理的預期,QDII基金經理堅守的美股消費賽道股尤其慘烈。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中國公募QDII重倉的雅詩蘭黛在4月3日暴跌超15%,創下股價的四年新低,匯添富基金重倉的昂跑在當日大跌超16%,公募基金經理們重倉的斯凱奇更是跌超20%。
與消費股具有緊密客戶關系的廣告軟件、電商軟件巨頭也難逃暴跌,這些美股獨角獸的核心客戶均是各種細分消費品公司,其中,千億美元市值的shopify暴跌超18%,applovin當日收盤跌約10%,這些股票此前已被公募QDII基金經理大量減倉,而當他們的客戶面臨嚴重的關稅影響后,這將大幅度降低這些公司的業績增長空間,從而削弱了基金經理進一步持倉這些美股的信心。
科技股是否能從關稅引發的消費賽道暴跌中獨善其身?顯然沒有。華夏基金重倉的美股科技巨頭邁威爾科技公司在4月3日暴跌12%,使得這只QDII基金重倉股三個月內累計跌幅達到51%。
暴跌極大地打擊了基金經理的持倉信心,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的QDII基金業績排名中,美股主題QDII處于全市場墊底狀態,在2024年排名處于全市場前列的華夏科技先鋒QDII今年凈值損失達16%。截至2024年12月末,該QDII基金持有的美股倉位為61%。
顯而易見的是,盈虧同源正深刻地體現在QDII基金的凈值表現上,當美股市場趨勢上升之際,正是因為對美股倉位的極大體現使得相關QDII基金處于業績優勢狀態,而當美股風險趨勢開始逐步釋放,這些未能及時削減美股倉位的基金經理,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資金回流的關鍵
業內人士判斷,隨著美股倉位對QDII基金的業績負貢獻進一步凸顯,國別倉位變化已成為QDII基金接下來的操作核心,國別資產配置成為QDII基金贏得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QDII倉位中的國別資產配置策略,將成為業績的決定性因素,考慮到許多公募QDII基金并未在基金合同上強制捆綁美股倉位,這是許多QDII基金未來仍有希望挽回業績的關鍵。”華南地區一位QDII基金投研主管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認為,雖然許多QDII的股票倉位大多配置到美股市場,但這些QDII并非國別主題QDII,也就是說,這類QDII產品仍可依據基金合同規定,大幅度削減甚至清倉美股,并將倉位轉移到風險較小、上升趨勢更加明顯中國市場。
以重倉美國市場的華夏科技先鋒QDII基金為例,該基金合同規定其投資范圍區域包括中國、美國、韓國、日本、歐洲等。基金將在全球范圍內挖掘上述科技先鋒主題股票,把握科技創新對全球經濟的改造機遇,分享科技創新的紅利。值得一提的是,華夏科技先鋒QDII也未在基金合同中規定該產品持倉美國股票的最低限度,這使得這只QDII基金在第二季度的國別資產倉位切換中,充滿著巨大的操作空間。
與此同時,僅僅買入0.4%港股倉位的建信新興市場混合QDII基金,在年內業績損失超過14%的背景下,也存在核心倉位從美國市場回歸中國市場的巨大想象力。截至去年末,該QDII基金持倉的美國股票倉位達46%,持倉的韓國股票倉位為8%。這意味著,本次美國市場的股票暴跌,可能促使這只主打新興市場的QDII產品,更加符合其投資范圍的定義。
“全球類”QDII獨愛中國市場
多位QDII基金經理對當前全球市場的劇烈變化也充滿著警惕,以隨時可能進行國別資產的重大切換。
廣發全球精選股票基金經理李耀柱認為,預計2025年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加劇。核心關注以下方面:全球降息節奏方面,流動性改善仍存不確定性,美國通脹有再度提升風險;AI商業化方面,低成本模型的推出刺激應用化發展,端側 AI應用將是行業關鍵催化劑,同時自動駕駛和機器人在模型成本急劇下降的情況下有望在技術突破方面快速躍進;市場集中度與科技估值分化方面,關注AI產業鏈中的可持續增長企業,如互聯網平臺、SaaS軟件、定制化芯片等行業;地緣政治影響方面,全球地緣政治的沖突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未來將對其市場影響時刻保持警惕。
在港股和美股之間可以靈活切換的鵬華港美QDII基金則可能開始了對港股的增配。管理鵬華港美QDII基金經理李悅最近大篇幅地介紹港股市場的投資展望,他認為市場將持續聚焦于2025年總量經濟政策的力度及有效性。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給出口增長帶來不確定性,中國政府將出臺刺激內需政策進行對沖,繼續實現接近5%的實際經濟增速。互聯網作為平臺型企業,自身盈利韌性比較強,且在過去3年普遍采取降本增效戰略,成本端得到明顯優化,盈利能力顯著提高,本地生活等互聯網板塊的競爭格局也有所改善。隨著中國貨幣及財政政策的不斷發力,穩增長政策的有效性可能將逐步顯現,有利于提升港股互聯網板塊的收益表現。
全球股票倉位配置大幅度轉向中國股票市場的QDII基金經理,也在強化倉位“東升西落”的議題。易方達全球成長QDII基金經理鄭希表示,由于高波動成長類資產配置比例較高,未來將努力進一步優化組合,根據對行業景氣程度的預判對組合進行行業集中,預期2025年全球宏觀環境依然有不確定性。
鄭希認為,隨著相關政策逐步落地,中國宏觀經濟趨勢向好相對明確。隨著中國泛科技產業競爭力提升,中高端工業品出口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內需也逐步進入好轉的階段。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預計港股、A股活躍度將提升,潛在收益率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在此背景下,這只主打“全球”的QDII基金罕見地持有A股倉位比例高達23%、持倉的港股倉位達到22%,整個中國市場的股票倉位比例在這只“全球QDII”中達到了45%的比例。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