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間,證監會一口氣下發9份罰單,直指券商投行業務亂象,涉及五礦證券、長江證券、方正證券、華林證券、德邦證券、浙商證券等。
證監會要求這些機構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投行業務內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范,切實提升投行業務質量。同時,也要對責任人員進行內部問責。
嚴監管下,投行業務也收縮明顯。
截至3月29日,21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24年業績,其中19家投行業務凈收入同比下滑,華林證券該業務凈收入更是滑坡84%。
6家券商被罰
經查,證監會發現德邦證券存在保薦工作報告未完整披露質控內核意見、個別員工違規執業等問題。證監會決定對德邦證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長江證券承銷保薦存在質控現場核查制度執行不到位;質控內核意見跟蹤落實不到位;部分項目收費不規范等問題。證監會決定對其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浙商證券同樣存在質控現場核查不到位的情況,其還存在內控流程不規范、內控意見跟蹤落實不到位,保薦工作報告未完整披露質控內核關注的問題。證監會決定對其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與此同時,程景東作為分管投行業務高管,戴翔作為投行質控部總經理,對上述問題負有責任,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五礦證券存在內部制衡機制獨立性不足,部分項目的質控審核人員與內核委員重合;對外報送材料流程審批管理不到位;部分項目收費不規范等問題。證監會決定對其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鄭宇作為公司總經理,馬明濤作為公司合規總監,對上述問題負有責任,遭警示。
方正證券承銷保薦存在個別公司債項目中盡職調查不到位;內核重點關注問題披露不全面、對外報送資料審核把關不嚴;部分項目收費不規范等問題。證監會決定對其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瞿凡凱作為時任固定收益業務總部債券業務一部總經理,時光楠作為項目負責人,對相關問題負有責任,遭到警示。
華林證券則存在個別項目盡職調查不充分;質控、內核核查把關不嚴;立項程序不規范。而朱文瑾作為時任分管投行業務高管、葛其明作為時任投資銀行部總經理,對上述問題負有責任。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華林證券、朱文瑾、葛其明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投行業務下滑
截至3月29日,共計21家上市券商發布2024年年報,大多數業績向好。具體到各項業務來看,得益于“9·24”行情,經紀、自營業務明顯回暖,但投行業務普遍滑坡。
Choice數據顯示,目前發布年報的21家上市券商中,僅有3家券商投行凈收入同比增長,其中廣發證券投行凈收入同比增長37%至7.78億元,目前行業排名11;中國銀河、南京證券投行凈收入同比增幅均超過10%。
其余18家上市券商投行凈收入均同比下滑,其中華林證券投行凈收入同比下滑約84%至0.17億元;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申萬宏源、中泰證券、招商證券、國聯民生、國海證券、中原證券投行凈收入同比下滑幅度超過三成,中信建投投行凈收入同比下滑48%。
投行業務收入的下滑,也帶來了券商人員及薪酬調整。比如,2024年,中泰證券投行人員數減少了12%,從2023年末的1003人降至2024年末的886人,一年時間少了117人。
而保薦代表人逐年遞增。截至今年3月29日,42家上市券商保薦代表人共計5296人,2024年同期和2023年同期分別為5137人、468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