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一家科研企業參觀,公司員工都有英文名字,員工之間互相稱呼英文名,而不用稱呼職級,稱呼老板也是如此。用英文或者花名,在科技類企業由來已久。
該公司老板沒有專門的辦公室,就和員工一起辦公,辦公的工位和普通員工并無差異。公司在打造人人平等的氛圍,職位就變成了一道隔閡,員工入職,需要登記英文名字,如果原本已有英文名,而英文名已被老員工選,需要重新選一個英文名。
用英文名的代表是騰訊,員工們稱呼馬化騰和劉熾平都是英文名,顯得很為親切。阿里員工使用的不是英文名,而是花名,可以從武俠小說中選,同事們都是金庸、古龍筆下的人物,顯得很有個性。
拼多多前身是拼好貨,早期團隊元老都以水果蔬菜來取花名。大廠還有另一些類似的舉措,如阿里、百度、字節員工互稱同學,京東都是兄弟等。
網易在2020年發布通知,倡導員工平等交流,內部溝通時去掉“哥”、“姐”、“總”等稱呼。昵稱規則要求積極向上,符合自我理想人設,以2-3個漢字或20個以內的英文字母作為昵稱,避免使用帶有輩分或上下級關系含義的字詞,避免使用完整本名等。
為何這些企業如此重視淡化上下級關系,希望員工有平等意識?是因為這類企業激發人才的潛力很重要。在層級關系復雜、人際關系復雜的情況下,群體意志會淹沒個人意識,會強調個人是整體的一個小螺絲釘。但科技含量高的企業,需要員工有創新性,如果不能創新,很容易被競爭對手領先。
規模龐大,已經取得巨大成功的企業,稍有不慎,就會被后來企業彎道超車。企業家很警惕大企業病,內部溝通成本高昂,存在各種溝通障礙。企業當家人很多都是白手起家,明白創新重要性,會采取各種方式激發員工積極性。
直呼其名,在國內傳統職稱很難想象,即使是互聯網企業也比較突兀,本名往往顯得比較正式,花名或者英文名字顯得比較隨意,和本體映射的不那么直接,通過這種方式,企業希望淡化本名帶來的上下級關系,拉近彼此關系,減少官僚化,減少層級,打造扁平化的管理體系。
筆者接觸到的一家創投企業,沒有使用英文名和花名,創投企業較為正式,習慣西裝革履,但是創始人要求員工直呼其名,這可能就是向這些高科技企業學習,創投企業投資對象是高科技企業,很容易被影響,了解直呼其名的種種好處。
其實,即使使用花名,即使可以直呼其名,員工也能明白彼此之間的不同,從財富到權限,彼此都有很大差異,即使坐在普通工位上,也不意味著員工就能走到董事長跟前去溝通。但是不能由此就忽視企業在內部平等上所做的種種努力,行為習慣可以影響潛在意識,稱謂也可以影響行為決策,即便能增加一點點企業文化中的開放包容氛圍,也是值得鼓勵的。
從筆者觀察來看,新生代員工越來越注重平等,他們思維活躍,個性更強,不大習慣在等級森嚴的環境下工作,締造企業開放包容的文化可能是未來一種趨勢選擇。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