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1月21日印發的《關于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助力廣東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提出,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研發上市電力期貨等重大戰略品種,豐富期貨產品體系。加強廣東期現聯動市場體系建設。同時,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開展產品掛牌合作。
電力期貨是成熟電力市場的共同選擇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雖然我國電力期貨至今仍未面世,但隨著現貨市場加速推進,建設期貨市場的訴求正在強化。多位受訪專家一致認為,電力作為最具同質性的商品之一,具備大宗商品、品質穩定、價格不易被操縱且波動頻繁等期貨品種所需的特點,非常適宜構建期貨合約。電力期貨以電力為標的資產,通過標準化合約形式在期貨或者證券交易所流通。境外的期貨交易實踐表明,電力期貨可以有效規避電力市場的風險,促進電力市場的發展。電力期貨是成熟電力市場的共同選擇,也是我國電力市場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由于電力商品的特殊性,其價格波動小,但電煤原料波動對電廠利潤的影響很大,嚴重影響電力生產,也會對下游工業以及民用需求產生影響。同時,民營自備電廠的上網電價由于市場定價不合理而缺乏積極性,電力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獨立經濟學家景川告訴記者,電力期貨可以為各個市場主體提供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從而促進電力市場的資源配置。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韓乾表示,《措施》的發布,體現了廣東省政府對期貨市場發展及期現聯動的重視。《措施》的發布,將有利于加強當地企業對期貨市場的重視程度,從而讓期貨市場價格發現、風險管理、資源配置等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提高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水平。
景川認為,《措施》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電力期貨,不僅可以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還為電力產業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價格信號和風險管理平臺。通過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能夠引導電力資源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段進行合理配置,促進電力市場的供需平衡,提高電力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有助于電力企業更好地管理價格風險,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從而鼓勵企業加大在技術創新、設備升級等方面的投資,推動電力產業向更加高效、清潔、智能的方向發展,助力能源結構的優化和轉型升級。此外,上市電力期貨,將進一步完善我國期貨市場的品種結構,服務好實體經濟的多元化需求。作為重要的基礎能源,電力期貨品種的推出將吸引更多產業客戶和機構投資者參與,增加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提升期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事實上,多層次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是電力工業發展的大趨勢。“從美國PJM電力市場來看,電力期貨的出現時間早于PJM成為獨立組織的時間。從澳大利亞電力市場來看,電力期貨的出現時間在電力現貨批發市場運行之后。”國泰君安期貨高級分析師唐惠珽認為,電力期貨的建設或者出現,與電力現貨市場不存在非常直接的時間上的關系。
唐惠珽表示,目前我國各省電力現貨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目標的明確,是國內電力期貨上市的堅實基礎。在區域市場或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背景下,電力期貨關鍵問題的解決方式確定,電力期貨合約的設計方式明確,驗證了電力現貨價格的可參考性,電力期貨上市可期。
在格林大華期貨首席專家王駿看來,今年歐洲出現負電價和往年世界多地出現負電價的情形表明,電力企業存在更多的風險管理需求。“對發電企業來說,利用電力期貨和期權等能源風險管理工具可以鎖定電力銷售價格和電力企業利潤,有效對沖電力現貨價格波動風險。有色金屬冶煉、黑色金屬冶煉、金屬材料加工等耗電型制造業企業,也可以利用電力期貨和期權市場,在電力現貨價格處在季節性低位時進行電力成本鎖定。”王駿說。
深化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深化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措施》提出,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開展產品掛牌合作。
景川認為,《措施》此舉加強了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聯系與合作,實現資金、信息、產品的自由流動和共享。這有助于擴大市場的規模和影響力,提升我國金融市場的整體競爭力,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奠定基礎。“借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內地資本市場,可以提高內地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和開放水平。同時,也有利于內地金融機構和企業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業務模式,提升自身的國際化經營能力。”景川表示,通過產品掛牌合作,能夠豐富兩地金融市場的投資品種,滿足不同投資者的多元化投資需求,吸引更多資金流入,提高市場的活躍度和流動性。此外,還可以促進兩地金融機構之間的良性競爭,推動金融創新和服務升級,提升整個金融市場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
記者了解到,廣州期貨交易所從設立之初就確定了立足服務綠色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特色定位。景川認為,深圳證券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開展產品掛牌合作,可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有助于加強大灣區內城市的金融合作與協同發展,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金融樞紐區域。
廣州金控期貨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程小勇認為,深圳證券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開展產品掛牌合作,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證券和期貨機構合作進一步深化,有利于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助力廣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